2016年2月21日

欣賞-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

第一堂課(五年級下學期) 決定直接從作品入手,下一堂課 再來閱讀與了解音樂家的創作背景與作品定位。
第四樂章超過四十分鐘,我分成五段來聆賞,
其實,一旦分段後,整個樂曲的結構就明朗了。
從樂器,配器,音量,音色,主題,變奏等音樂元素引導孩子辨識與感受。
已經耳聾的貝多芬想表達的快樂,究竟是什麼?
從結構嚴謹,又表現明確的作品中,孩子果然開始與貝多芬在音樂中穿越時空的交談了!
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引奏,發人深省,點出快樂,覺不是輕浮的感受,真的是一部絕世作品啊!
欣賞版本要有代表性
欣賞抽象而龐大的交響曲,原本就不容易,教師一定要在教材分析時,先做合適合理的分段,欣賞時分段進行是必要的。
在音樂欣賞時,建議教師,引導學生從聆聽音樂元素開始,感知與說出【音量變化、速度、樂器變化順序、演唱者的順序...】,再依據這些音樂證據,引導學生說出感覺如何,延伸思考為何如此安排,作曲家的目的與用意可能為何?  這樣的歷程,可以訓練學生對於作品有更多音樂批判性思考,而不會流於胡亂發表感覺,或是怎麼說也是詞窮的窘境。

學習單如下
  1.開始的引奏(3分鐘)
          +銅管 -> 低音大提琴與大提琴
        ->+銅管 -> 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   
        ->小提琴+長笛->(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
        ->長笛 ->(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) ->長笛 ->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         ->雙簧管引出動機 ->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->小號
     ◎我聽見低音大提琴與大提琴反覆出現(    )次,穿插在其他樂器演奏
     ◎我感覺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2.主題管絃樂(3分鐘)
        第一次(         )-> 第二次(          )-> 第三次(           )
       
第四次 管弦+  
     ◎我聽見樂器的安排依次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 ◎我感覺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3.主題歌唱(3分鐘)
        序奏-> 男低音獨唱序奏-> 男高音獨唱主題+合唱團 ->
       
四重唱主題+合唱主題 ->四重唱主題+合唱主題+管弦樂團
     ◎我聽見歌唱的安排次序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 ◎我感覺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4.主題變奏— (10分鐘)
        短笛+木管+男高音獨唱+合唱團-> 管弦樂 ->
       
合唱主題+管弦樂伴奏 ->
       
男生合唱+tutti合唱+男生合唱+ tutti合唱 ->
        弦樂+合唱 ->合唱團主題變奏+管弦樂團
     ◎我感覺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5.尾奏--(4分鐘)
四重唱+弦樂+合唱 -> 四重唱 ->管絃樂+合唱
     ◎我聽見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多多留言,但請別打髒、粗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