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15日

長榮百合~與文化回應的生活課程

由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認養斥資1.5億與建的莫拉克風災受災學校「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」,經過一年多時間在瑪家農場禮納里部落建設。學校至今(104年)邁入第四年。




美感校園
從行政區上坡可到教學區,再上坡,進入露天演出廣場,再爬坡,就來到小操場
校園景觀輕鬆自然,有洋傘、曲橋、流水
最特別的是,一樓、二樓的走廊,置放著二手直立鋼琴,讓師生可以隨興演奏
當我聽見一個孩子流利的彈奏小品時,驚訝的問陳校長,他們怎麼學習鋼琴的?
原來,每周20分鐘的個別課,讓有良好積極學習態度的孩子,輪流上個別課。
因此,校園處處有樂聲,真的很舒服愜意的無形情境
多元文化理論基礎
校本課程的理論基礎
回應文化的教學設計
校長每天深入部落,每一個對文化的觀察,都必須回應教學
學校一班20名,全校約120名,文化跨兩族三部落,校長對於長榮百合培育的孩子們,帶著20年後深深的期許。文化要生根,文化更要提升。呼應文化的同時,強化孩子的思辨能力,補強學力的成就,才能真正給予孩子由內的族群認同信心,到外顯的競爭能力。

令我感動的是,校長不以外顯的文化表徵,就當作課程目的。是真切地為了部落孩子的未來延續與競爭力作思考與規畫課程。其胸懷與遠見,真正是一個部落天使,帶著使命而來的。
辦教育,更是重建部落文化的工程
學校大多是隔代教養的孩子,教師觀察到祖父母輩其實有很好的文化涵養與處世智慧與修養
探究為何父母輩多有就業困難、成就感低落問題呢?
在言談對話間,我們推測,是否在父母輩成長就學期間,在一個官方一元價值的漢族課程中
喪失了自我認同,否定了原民文化,價值感錯亂下,無法有更好的學習表現??
陳校長的分享,總是面帶微笑,不疾不徐的陳述理論與執行面的對應。在推動時,運用策略,不求近功,但是該塑造的專業形象,一點也不馬虎。他笑稱自己有許多"陽"謀,在這裡,我看見僅有專業、熱忱還不夠,"策略"讓事情可以更客觀而有步驟的持續運作,漸漸達成終極目標。

從研習落實教學,再到推廣的一條路

從去年(103)11月,輔導團遠從淡水邀請身聲擊樂團的團長~張偉來老師,帶領學員展開兩天的擊樂教室研習。
事前的準備工作一點也不輕鬆,努力借了一堆油漆桶,在吆喝夥伴刷了三天的桶,很難忘的經驗

研習內容有森巴鼓教學



這個部分要落實在校園,有尋找道具的困難,不過老師一步一步的教學,讓我對於森巴鼓的編曲與表現,有一種茅塞頓開的領悟

另一個大受歡迎的課程就是流行於網路的杯子舞

研習後,立刻去IKIA尋找彩色杯,在我的音樂教室開始了新的教學體驗...
這股風潮吹到隔壁兩間音樂教室,由於杯子準備容易又便宜(一個約11元),所以不久後,成為全六年級練習節奏與創作的一個教學方法。
到了下學期(104年)的五月藝術季,我與六年級音樂教師協同策劃了一個開幕秀
就以課程完成的杯子舞,充新編曲與動作,讓全六年級有機會在全校師生前展現學習成果。
同時,也讓藝術季的舞台,重返以學生為主角來進行。

表演當日

預演影片

正式演出那一天,六年級的杯子環繞的全校師生,帶給大家一個難忘的開幕秀
影片還在後製中...完成後再立即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