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15日

長榮百合~與文化回應的生活課程

由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認養斥資1.5億與建的莫拉克風災受災學校「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」,經過一年多時間在瑪家農場禮納里部落建設。學校至今(104年)邁入第四年。




美感校園
從行政區上坡可到教學區,再上坡,進入露天演出廣場,再爬坡,就來到小操場
校園景觀輕鬆自然,有洋傘、曲橋、流水
最特別的是,一樓、二樓的走廊,置放著二手直立鋼琴,讓師生可以隨興演奏
當我聽見一個孩子流利的彈奏小品時,驚訝的問陳校長,他們怎麼學習鋼琴的?
原來,每周20分鐘的個別課,讓有良好積極學習態度的孩子,輪流上個別課。
因此,校園處處有樂聲,真的很舒服愜意的無形情境
多元文化理論基礎
校本課程的理論基礎
回應文化的教學設計
校長每天深入部落,每一個對文化的觀察,都必須回應教學
學校一班20名,全校約120名,文化跨兩族三部落,校長對於長榮百合培育的孩子們,帶著20年後深深的期許。文化要生根,文化更要提升。呼應文化的同時,強化孩子的思辨能力,補強學力的成就,才能真正給予孩子由內的族群認同信心,到外顯的競爭能力。

令我感動的是,校長不以外顯的文化表徵,就當作課程目的。是真切地為了部落孩子的未來延續與競爭力作思考與規畫課程。其胸懷與遠見,真正是一個部落天使,帶著使命而來的。
辦教育,更是重建部落文化的工程
學校大多是隔代教養的孩子,教師觀察到祖父母輩其實有很好的文化涵養與處世智慧與修養
探究為何父母輩多有就業困難、成就感低落問題呢?
在言談對話間,我們推測,是否在父母輩成長就學期間,在一個官方一元價值的漢族課程中
喪失了自我認同,否定了原民文化,價值感錯亂下,無法有更好的學習表現??
陳校長的分享,總是面帶微笑,不疾不徐的陳述理論與執行面的對應。在推動時,運用策略,不求近功,但是該塑造的專業形象,一點也不馬虎。他笑稱自己有許多"陽"謀,在這裡,我看見僅有專業、熱忱還不夠,"策略"讓事情可以更客觀而有步驟的持續運作,漸漸達成終極目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多多留言,但請別打髒、粗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