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4日

孩子,我懂你,一起加油

2018/05/25
一年後的今天,媽咪把兒子這寶貴的成長經驗,當成一個禮物,與校內的同仁與家長們分享了。

去年5月的困難,因為8月學習了感官的補正方式,回家開始在睡前持續做觸覺的工作。我們持續了近4個月的睡前按摩,從隱形外衣,到關節按摩,有空時玩一下包毛巾春捲。你們總是眼神閃著光芒的對我說,還要再一次,非常樂在其中啊!

記得,11月時,小女孩說,媽咪,我知道怎麼應付XX的霸道了!雖然她的方法,我也半懂,但是看見她內在長出了一股自信的力量。沒多久,12月時,小男孩說,媽咪,我知道怎麼應付XX很煩的時候了,我就....。對我來說,孩子就是用"孩子的方式"在嘗試如何應對環境中的人(方法其實也不怎麼高明),但是重要的改變,是來自內在的"我可以",孩子們把應對環境的自主權拿回來,因此不再感到委屈、無助、憤怒...。

12月的小男孩,竟然開始剪指甲(減少咬指甲了),說話時眼球不再閃避飄走,髒話消失了,走路與站姿穩重正常了。

在這次的經驗裡,我確認了兒童"基礎感官"發展,對自我認同、自信、存在感有直接的影響。當持續補正基礎感官的發展時,真的就對應了"高階感官"在人我關係中自處與應對的能力。

2017/05/15
當孩子第一次對家人用開玩笑的方式比中指、第一次用不輪轉的台語踢球時說三字經、又開始咬手指、當一向謹慎的你學著大男孩攀欄杆做危險動作時...。

孩子,我懂你,我明白連你自己都無法說出的感覺,我甚至看見你內心的小男孩怎麼了。

在制止你失序的言行舉止的同時,我反思很多很多。因為我看見、因為我明白、所以我會陪伴你一起調整,一起走過。

2017/06/04
依循 #簡單父母經 一書建議,少一些嘮叨,直接牽著他的手完成該做的生活自理,或者是例行作業。我將孩子就寢時間再往前調整到8點半,睡前,大家一起閱讀,我再以一個睡前小故事作結束。
寫功課時間一定陪伴他(先前是自己完成),明確告知~把功課寫好,不只是寫完~的要求。
20天過去了......
因為與妹妹又講了粗話,罰過兩次念弟子規=_=
好消息是,他終於字體整齊拿到了期待已久的甲上,興奮不已地與我分享。
他在閱讀琴譜時,追視能力有明顯進步,還可以糾正妹妹。
昨晚睡前對我說,每天最愛上床睡覺時間,因為可以一起聽故事,一起玩。
媽媽想努力的事很簡單,在規律中持續讓小男孩安全感"長大"...
我假設,當你對自己具備信心,對生活有了安全感,就不需要說一些蠢話、做一些蠢事來證明自己的勇敢,或者增強自我存在感。當你感覺自己的存在與安全,就不需要咬手指了。

媽媽想努力的事很簡單,但是,實際上執行仍是有難度的。非常節制成人時間運用習慣,以兒童健康作息為優先。

孩子,就是一面鏡子。因為還沒有獨立控制作息的能力與權利,所以,不斷反映大人對待後而產生的樣貌。孩子的言行問題,終究回到父母如何應對。叫孩子改變習慣很容易嗎?大人自己先改變一個習慣試試看阿?

對照一個學生案例,三年級,總是以尖叫來面對不喜歡的事,例如:跑步、寫作文、上XX課(XX可以是任何課)。
媽媽對應的方式很典型(典型的現代父母),就是介入孩子的學校生活,盡一切努力提出對老師的要求、對學校的要求,企圖改變孩子所處的小社會規律,來順應孩子情緒發展遲緩的現象。還有更多花錢討好孩子的行為,企圖延長孩子的滿足,以及自我認同感。很可笑吧!   
假設一旦錯誤,做再多的實驗與努力,結果都是錯誤。可怕的是,人,往往無法理性的覺察與調整最初的"假設"。千錯萬錯,都是別人的錯。責怪別人才能原諒自己。不斷想著去改變別人,從沒想過,該做改變的其實是"自己"

2017年5月14日

好好過個母親節,很難

母親節的早上,決定好好當一個有意志力的母親,然後,還是很挫敗
下了這個決定的背後,一定是發生了事情,看見了現象...

一年級的孩子,生活作息的規律性,飲食的習慣,都要靠著大人堅定的意志力才能逐步養成。

睡眠與吃飯的瑣事
花了好大的力氣,才調整孩子睡眠到9:00前上床。但是,還要再努力,因為,這樣的睡眠時間仍然無法讓他們6:30起床,在家吃完早餐。導致於上學途中我開車,一邊叨唸他們吃早餐,卻還是常常拎著早餐又回到了家裡。這,完全就是個日復一日的循環,只有靠著自己很堅決地放下手邊工作,在7:30前吃完飯回到家,用一個小時讓兩小洗澡、檢查作業、刷牙。才有辦法提早到8:00進房間準備講故事的睡眠儀式。
因此,我成了標準的【時間控】,千萬不要挑戰我的時間,除非能收拾後續延伸的各種殘局與壓力。

練習寫字的瑣事
一年級下學期了,孩子的作業文字量開始跳躍式的增加,也發現他們的情緒抗拒,字體開始潦草,握筆與寫字姿勢仍然會走筋。此時我能做的,還是最讓我感困難的事---陪伴。
字體要端正,每一個字都要帶孩子觀察架構、位置,甚至複雜的結構與筆順,也要帶著寫過,否則,他們在筆順錯亂的情況下,是無法自己整理出中文字的結構邏輯的,當然,也就延伸開始有漏筆畫的錯字了。於是我開始每天有耐心的檢查習字本,圈出不良字,告訴他們為何不良,如何改進...,沒有撇步,有目標的陪伴他完成作業,讓他慢慢習慣一種寫字的品質。
p.s.因為教過高年級學生,驚訝的發現,字可以這樣醜怪,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他要如何分配空間,才會有端正的字體!!

物品歸位的秩序感
這件事,最讓我崩潰,省略細節,看不下去時,丟,就對了。

學習鋼琴的練習習慣
又來了...知道父母要做的工作,就是【陪伴】阿!!我只要坐在鋼琴旁邊,很認真地聆聽,他們就會很認真的練習。只要我走去開電腦工作,他們就開始用盡各種方式,表達練琴很困難,做不到,要媽咪教...,直到我又坐回鋼琴旁,或是我放棄叫他們練習。
p.s.學習演奏的歷程,最困難的就是開頭階段,因為有許多符號認知、機械性的練習阻礙了幼童。只要能跨越這一學習階段,孩子才有機會體會演奏音樂的快樂。

上述的每件事,其實說難不難,就是花去一位【母親的生命】,陪伴他的子女建立對任何生活習慣的品質,直到他可以獨立的那一天為止。

於是,我在今年的母親節,體會到一個真理,在學校看見任何謙恭有禮、習慣良好的孩子,背後一定有一位【用生命在灌溉他的母親】。

我的挫敗何來呢?? 當然是因為,我還在掙扎時間究竟要花費在完成手邊即期的文案,還是要花費在陪伴兩小咧?    也許,我的日子應該要過的再簡化線條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