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6日

教育參訪~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~以綠活課程進行的藝術教育

教育參訪~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~以綠活課程進行的藝術教育
日期  104年 2月 26日


澳門理工學院成立於1991916日。是澳門四所公立高等學校之一、有多學科、應用型的高等學府。澳門理工學院下設六所學校,包括語言暨翻譯高等學校、管理科學高等學校、公共行政高等學校、體育暨運動高等學校、藝術高等學校、高等衛生學校。
我們參訪的重點就是他們的藝術高等學校。學校以培養澳門的專業藝術設計工作者及音樂、視覺藝術教育工作者為已任。學士學位,每年級設一班20名學生,朝向精緻化學習的目標。201311月,QAA英國大學評鑑中心對於本校評鑑結果,給予極高評價,等同於倫敦大學、牛津學院的品質。







特色藝術課程綠活藝術課程徐秀菊校長

綠活課程,是一個貼近生活需求的藝術教育,不只是主題統整的教案。它的內涵包括了生命教育,環境教育,閱讀教育,是關心所處時代與地點的藝術內涵,沒有既定的素材。
(1)綠活課程概念
綠活課程就是LOHAS,從關心生活與環境為出發點,以藝術教育作為溝通的媒介,融入了視覺文化與環境教育
(2)從生活經驗與觀察開始
        進行的方式,從生活經驗的觀察開始,學生觀察到澳門主要經濟來源,源自於博彩業,作品以撲克牌的方式呈現,撲克牌上的金粉,代表金碧輝煌的賭場,與多采多姿的生活。

(3)觀察市民生活,以「堆繡」表現
    觀察澳門市井小民的行業為主題,有的學生以「車仔檔」為題材,有的學生以「涼茶鋪」為題材,進行畫面設計,以「堆繡」的技法,完成學生對於澳門市井小民的觀察。

(4)合作設計草圖
學生分組觀察記錄,並繪製成設計草圖,以設計與拼貼的概念呈現物件與想法。
(5)學習「堆繡」技法
依據設計圖,選擇合適的布料花色,裁減與拼貼,製作「堆繡」作品。

(6)展覽,用作品與觀眾對話
拼貼完成的作品,接著裱框與展覽。其實重點在對於澳門生活的觀察,引發自身的感受,可以是認同情感,也可以是批判思考,融合在作品中,引發關著的感應與想法。

澳門理工學院的課程由校長徐秀菊教授帶領學生進行藝術綠活課程。與傳統美術課最大不同,在於跳脫技術訓練的本位思考,回歸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、深入生活的周遭細膩的去感受、發現與體會。學生透過複合媒材,走入生活中,深刻的觀察澳門多元文化的歷史背景、建築特色、以及人們生活縮影,進而創作出具有省思能力的藝術創作,不但反映年輕人觀點,也帶給觀眾心靈的感動與啟發。這樣的藝術課程,既有技術表現,也富有藝術內涵,更交流了人們與藝術品之間的情感,可從作品看出學生的學習成效斐然。

心得:

       
澳門是一個融合多元文化的地區,我們踏訪澳門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、聖老楞左教堂、崗頂劇院 、哪吒廟...等歷史城區的葡式建築風格,也看見傳統華人住宅與廟宇,展現中西文化交流、多元共存的結晶。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參觀期間,發現學生相當有禮貌,在台灣很少能見到高等教育學校學生還能這麼謙沖有禮的,這點讓我們相當驚艷。礙於學校空間有限,這所高等學校,一直朝向精緻而追求品質的方向經營,藝術學校中的設計科系與音樂科系,每年級只招生20名,在20名學生中,再分成技術專門與教育專門兩類學習課程。優質的辦學風格,讓今年內地的招生只開8名額,卻有上千人報考,可見得教育品質已樹立口碑。
  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澳門政府投資大量的經費,讓學生享有15年的義務教育,包括學雜費全免,而且從八歲到二十九歲,每人享有每年5000澳幣的學習券,做課後的學習課程安排。我們參訪了理工學院旁的青年活動中心,裡面設置了小型圖書館,數間小教室,和電腦區、桌遊區、學生藝術品展示區,空間明亮而色彩活潑,很能夠吸引兒童與青少年。這樣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制度,只能說這裡的學子實在太幸福了。

建議事項:

    保障節數,保障特色文化彈性課程,拓展文化創意

      參訪園嶺小學期間,我們發現課表上的五、六年級課程,音樂課仍保持每周2堂,美術課卻只剩1堂。向王鵬老師詢問,才知道,這是103年以前的課程架構,教育當局開始正視藝術課程有助於提升創造力時,自今年(104)起,自一年級至六年級,都規定至少2堂以上的美術課,並且以專長教師優先任教。

      相較與九年一貫下的藝文領域,大多數學校都只剩3堂課,卻仍要進行音樂、視覺、表演藝術的三門課程。而十二年國教體制下,藝術課程仍然受限3堂課,實在讓許多藝文領域的教師擔心不已。

     在徐秀菊教授的綠活課程中,我們看見了藝術需要觀察與體會的一面,也就是需要時間的醞釀,才能找出思考與創意的觀點。從園嶺小學富有文化內涵的版畫課程,我們學習到,當孩子練習一種技藝與媒材時,不要只當成技術的訓練,更要花時間帶領孩子領略文化之美與多元的價值。

     建議教育當局,保留各年級一至二堂彈性課程,以特色文化課程推動為目標,建議結合藝術領域課程延伸,讓高雄美好而多元的藝術文化內涵,在教育長官們有遠見、有系統規劃之下,可以保存並發揚。
     藝術不是速食,創意也無法速成。當我們高喊美感教育終身美力的同時,我們留給下一代的孩子足夠的時間來領會在地的美了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多多留言,但請別打髒、粗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