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1月13日

陪伴,是無價的行動

 剛升國一的虎哥虎妹,三個月了,還在適應國中新鮮人的緊湊步調。

孩子述說課堂師生的畫面,不斷趕課,不要耽擱上課進度。

聽著孩子描述同學們的言行舉止,誇大的表情或語言、偷偷的作弊,可以理解這群同齡孩子們的強烈不安與單一刻板價值觀。我心裡覺得很心疼這些孩子們,他們很需要多一些理解。

雙胞胎至今還是很討厭這所國中,無法認同價值僵化的大人們,以及被制約的同學們;但是,也開始可以談論校園生活中還是有溫暖的老師、善良幽默同學們存在。也試著用幽默感調侃一下讓人不舒服的自以為是的大人小孩們。

從9月開始到現在,我與小虎們每天都一起努力,調整睡眠與起床時間,調整家庭用餐與放鬆時間,調整一起做功課的晚自習時間,調整寫自修考卷的習慣。儘管每天晚上仍然要聽他們到一大簍情緒垃圾,我也在學習專注傾聽時,忍耐不要給意見。

配合他們的上放學,我更早起床準備早餐,更早下班帶著晚餐回家,晚上再累也苦撐著兩小時陪伴完成永遠在趕進度的數學作業和其他......。睡前,虎妹輕聲地說:謝謝媽媽~虎哥拉著我的手臂輕輕蹭了蹭~唉!這兩隻可憐的小貓,終於知道人類世界的奇怪了!

兩天假日,是唯一可以補眠,可以補進度的寶貴時光。我們找到了一個平衡讀書與放鬆的時間空間,在彼此陪伴中,慢慢前進。雖然要跟上轉速很快的世界,仍然讓我喘不過氣,但是,家人,就是可以一起陪伴度過困難,因為有家人,在困難中,也是感受到溫暖。



2022年8月7日

小虎升國一

從六年級到升上國中的這一年,
真是沒有少操心。
以學區國中體育班跆拳道項目為目標,
期待在有導師與教練一起關注的環境中,
可以給孩子單純一些的同儕關係,
在升學導向的階段,持續鍛鍊體能。
提早一年多在道館準備,知道他們需要時間適應
面對即將轉變的階段,
感覺到他們充滿矛盾與不安,
他們經常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足以勝任
彷彿心裡一直有一道自我限制的牆
「與其面對不熟悉而帶來的考驗與挫折,
寧可待在焦慮與抱怨的坑洞」
同時因為學區國中是升學型大型學校,在六年級時刻意參加假日數理補習,與學區國小學生一同上課,果然,這一年的假日數理班,讓他們開眼界--很厲害的人、很白目的人、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,面對定量作業要建立學習方法,陪著他們完成每週二十題挑戰數學題,練習時選擇題不能猜,要列算式、複雜敘述先畫圖、不會做記號先跳過,不可以一有問題就停下來問,失去答題的流暢。從一開始的二十題幾乎全錯,到半年後,透過搜尋回顧標註記號題,可以漸漸獨自習作,每次只錯五題左右,他們看見自己進步的證據。
陪伴中,我不禁也回到國一的記憶,我是怎麼學會這些讀書答題技巧的呢?就是國一第一次測驗翻車啦,所以,想辦法找問題還有解決方法。只是,媽媽還真的不忍心,總想著別摔傷了孩子的自尊心。
陪伴孩子起伏的情緒、課內課外的練習功課、許多觀念與習慣,一次又一次的帶,只要還沒有成為思考與行動的習慣之前,都好像輪迴一樣的循環著,也考驗著媽媽的脾氣與意志。

終於,四月國中報到、五月體育班放榜、哥哥正取妹妹備一、因疫情拖延的資優班甄試放榜、妹妹進入語文資優班名單(暫時不作遞補先留在原校普通班)。孩子們在甄試過程中,客觀評估自己不用妄自菲薄,也找出可以加強的部分,看見目標逐漸達成,心裡終究是歡喜。

選擇回到學區國中,而不是隨著班上同學一起的國中,孩子們從分離焦慮的抱怨中,慢慢調整到接納學區國中的風格與步調,這一年的生活,對我們來說都不輕鬆,我常常晚上回家後還是覺得快吸不到空氣的暈眩。然而,跟孩子們的信任與溝通默契,倒是又提升了許多。

哥哥人生第一場跆拳賽,第一面金牌,感謝陳教練。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uc?export=view&id=1QjBvRWfyj-BjvG_HnxRK8zuEmGfAU0y6

2022年3月6日

形線畫 一年級

 #一年級形線畫

孩子們先看見尖尖的、連續的山(恐龍牙、爪)
大家合作用毛線表現出來
孩子們大都注意到尖峰,而忽略谷底
兩輪合作討論拉線,
孩子們開始注意到谷底要固定
台下同學們很有耐心哦,
也能正向說出很像的特徵(沒有批評)
平面地板鋪線時
開始有孩子注意到線條都是直線(沒有弧線)
每座山都平均一樣大(重點都出現囉)
觀察到一段落,我們開始練習~
森說,想到海豚跳出海面,覺得舒服
申說,像尖尖動物牙齒,覺得緊張
觀察、模仿、討論與修正、畫、說、聽
這是我們很日常生活的健康課
緣份代課時的新嘗試~
班導把小一帶的很穩~
小搗蛋放學時還來討抱~
大隻佬偷偷跟我說他想老師了(因為我有點兇)😂😂😂

留言
分享

「與人合作」「互動和諧」的條件?

 課程目標常提到「與人合作」、「互動和諧」

只要牽涉到關係的發展,都是很難的課題。
👉互動和諧之前,要先學會與自己和諧(真誠對待自己的喜悅與不喜悅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、有界限、接納自己必須對人說出拒絕的話)
若只想看見和諧的結果,而委屈了自己迎合不認同的事,遲早有一天,身心受傷最重的人就是自己。
👉與人合作之前,要先檢視彼此的本分,才有資格談談與他人互動。
常看見設定學習表現時,急於看見小孩們最後小組互助合作達成任務;如果沒有,教師就會氣餒,但是孩子是能而不願?不能不願?願但不能?其中個別差異可大了!
沒有能力為自己負責任的人,還沒有條件談論合作的技能,這是基本態度層面。合作學習依不同年紀,還需要教師更細緻的安排討論結構、對話方式、聆聽練習...等溝通表達技術層面。教學活動中,任務取向可以促使學生參與動機,但是,學習過程更是應該要把關,若教師只重視任務結果,只會加助「能者多勞,弱者更弱」,或者「別人幫我本當應該」的社會型態。這是我們要的未來嗎?
若大人自己也困在習以為常的「和諧合作表象結果」就無法引領兒童看見群體中個人真正的課題。越是想速達任務結果的課堂經營,越是背離真正的信任關係經營,孩子會感受到老師要的是結果,而不是接納我。
與人只重視和諧,別忘了問問自己內心和諧嗎?
一直強調和諧,是否也一直逃避與人建立信任平等關係的過程
無法合作是雙方關係的問題,是信任的問題。
合作關係來自於建立明確責任、其次才是經營信任。

可能是 9 個人、小孩、大家站著、大家坐著和室內的圖像

2022年3月5日

遺憾,也是完美人生的必要體驗

 三月,是兩小的壽星月

用心的老師會為當月壽星辦班級慶生會

昨天回家路上,兩人輪流滔滔說著
幾位同學聊天拖延,讓活動中的流程一再簡化
原本期待大家可以一起聽音樂、唱歌、吹笛子、說說心裡話的溫馨時間,都變成了說也說不動的無奈😮‍💨
他們難過的說,這是在班級最後一次慶生耶…
我一邊開車一邊聆聽:
你覺得自己盡力了,但是結果不如預期,是嗎?
老師有更多事前準備,但是同學搗蛋,可能感受跟你們一樣,甚至更深吧?
這樣的處境與心情,就是「遺憾」的感覺
我們都期待事事圓滿,但是實際上,遺憾仍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。以媽媽最近遇到的事情來說…,我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,但是,不好的事情仍然無法阻止它發生,那種感受就是遺憾。
孩子們一度執著,這件事沒有實質解決,意難平;其實,我們透過說出來,接住情緒,已經是處理的第一步了。下次,我們可以再試著從不同觀點看看,也許不會只有「遺憾」,可能還有其他的發現。
我在學著與心情多多共處一下,正向負向都與它們停留多一些;就跟孩子們的事件一起練習吧!
提醒自己不要太快跳到事件處理,與孩子們相處,不是辦公,而是陪伴~

風險管理,管不管?

    在總務工作經驗中,學到最多的事情是"風險管理"、"危機處理"。 危機來自於平時未建立應有的物品及工作流程,或者未落實物品及流程管理,最終,乳酪效應發生時,造成生命健康或財產的損失。 
    在這個職務上,我赫然發現總務工作總是默默的在執行最看不見的安全把關,從前讓我不明白的無趣每月例行檢查報表填報,原來都是讓大家在公共場所可以安心健康的幕後功臣。 當然,因為是幕後工作、例行填報,反正沒有人看見,有更多時候,是...。只要不出事,都沒有人知道,就怕一出事,不但是大事還抖出一堆沒負責任的連鎖鍊。走到這個地步,只剩下"危機處理"可以做了。 
     危機處理是高情緒張力、高強度的工作,只有停損而不會讓事件更好。因此,在一間老舊校舍又行政人員頻繁更換、制度未健全也難留存的學校單位,總務工作對於我而言,只有戰戰兢兢可言。 

     這樣的經驗,讓我有機會重新看待過去在教務工作、現在在研發工作職務上的角色。 學校裡最常與教師工作的項目,莫過於課程研發、教學品質把關、教學正常、課程報告紀錄與評鑑...等等工作,其實,也都是在常態事務上進行的風險把關。雖然,執行這些常態事務性工作,仍然讓人覺得無趣、甚至容易得罪同事。 
     在正常情形下,這些事情執行起來,好像可有可無工作,甚至幾年前曾經有自詡為名牌教師告訴我,自己的教學有多麼專業,都會寫在FB記錄及公告,應該不用交學校的課程紀錄給非領域專業教師審查了吧!! 其實,課程紀錄與評鑑工作,意義不在於"繳交"或者"未繳交",更有許多教育專業訊息成為參照條件。以FB版面來說,以適量文字呈現個人特色或者情感抒發的功能,以記敘文或抒情文形式的體裁為佳。像教案這樣精準包含許多訊息在格式中的體裁,就不是FB可以負荷的格式。除此之外,教案與紀錄,更是透過時間與流程等許多雙向訊息,進行規劃與執行效能的檢核。 
     特別在實驗學校裡,大量的自編課程及自編教材過程中,只要家長有質疑,這一切課程研發、執行、評鑑的流程,就從"風險管理"地位,立刻轉變成為"危機處理"條件
 
     才再度檢視及完備了課程評鑑制度,學期末就發生教師想拉家長當打手,試圖透過攻擊自編教材執行的正當性,來合理化不用執行自編教材、不用檢核教材投訴事件。 整件事因為課程研發程序完備、過程公開透明、課程評鑑計畫完備,因此,最終很清楚的看見,問題出在該名教師教學執行是否具專業素質? 該名教師是否派合宜作業且關注學生學習狀況?而不在於先前誤導家長該教師是被迫自編教材的處境,更不是任意編排他人是非,只要處於受害者博取同情,就可以閃躲專業不足的問題。
     因為家長投訴,一直以來的課程規範與會議保護機制功能,讓課程風險管理的面紗全數揭開。當教師教學素質不一時,更是給予制度面需要存在,為課程品質把關的必要性。 大家在撰寫設計,以及課程評鑑時,再也不敢輕忽隨意放水。
     在這件事情中,從危機變轉機,是有其條件的,條件在於平時的"風險管理",縱使無趣甚至惹人煩,但是你說"管?還是不管?"

2022年3月4日

每次登山,都是一次蛻變

 這樣的距離與挑戰,連我都有壓力

四年級孩子們自己設定的目標
一路上,相當節制分配著體力,不多話
在時間內達成任務的孩子們,真的大有進步
下山時,看出來你們跟我一樣的累
但是,同學們都在相互扶持,
沒有抱怨、沒有亂發脾氣、沒有亂衝隊伍!
想起二年級、三年級時他們蓬發的"本我",
耍脾氣、自我中心、尖叫~~~
四年級的孩子們,貼心等待老師、提醒同學約定,
野獸轉天使的過程,是教育的力量、是第一線教師們的同心付出….

只可惜,默默耕耘本分的人,
好像比不過大聲喊委屈的人受到關注與同情~
這些年當紅台劇,不乏描寫諷刺的社會現象:
有心人利用輿論製造出自己是受害者形象,讓魔人們展現非理性攻擊的舞台~
原來,我的生活也不過是社會現象的一環啊⋯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