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莊某戶人家失火了,鄰人見狀,好心的提起了屋後囤放的廢氣液體敢去滅火,情急之下,自己都忘記手中的液體,正是助燃的油。只見火燒得更猛烈,鄰人聳肩無辜的說著:抱歉,我只是想幫忙,不知道並非所有的液體都可以滅火。好心卻無知,可能會鑄下自己毫無預期的錯誤。無知本身不是錯,但是無知又不知學習,總會傷己害人。
西諺有云︰「通到地獄的路,往往是由好意(good intention)舖成的。」一位從早到晚苦口婆心對著學生碎碎念的老師,自認一片好心不厭其煩地提醒,殊不知學生的尊嚴與信任,早就在麥克風大聲數落個人行為時,學生先感受到的是侮辱與精神鞭笞。一廂情願的好心,沒有考慮他人感受,只是"好心辦壞事"。
一位標榜著教育愛,但是習慣以暴力語言對待學生的老師"你們看這個字,是不是連一年級都寫得比他好",這樣的語言背後,老師想表達的是期待該學生把字體寫端正的要求與期盼。長期下來,孩子感受到語言中的輕蔑與不友善,竟落入拒學的身心綜合症狀。該校校長知道老師過往的用心與努力,在老師的祈求下竟意圖不予處分。殊不知,無意識言語的暴力,仍是具有殺傷力的,無覺知條件下,越是努力,則殺傷力道越是猛烈。校長的好心縱放,只看見老師努力一個觀點,卻忽略了班級情境中,學生無從選擇的只能接受老師持續負面言教身教的連鎖反應。這樣的好心與善良,正在扼殺孩童心理的健康
有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,明惠上人看了連忙喊著:「這是哪裡來的鹿,快把牠趕出去!」不但召喚弟子驅逐,自己也一邊拿起拐杖趕鹿。弟子們大惑不解,心想平時慈悲親切的上人,連一隻螞蟻尚且護念,今天怎麼反常的嚴厲,還親身鞭杖趕鹿呢?正當大眾議論紛紛時,上人向大眾說道:「我是為了不讓鹿習慣於人類,所以才趕牠出去;鹿一旦習慣了和人相處,就會失去對獵人的警戒心,因而喪失生命。」慈悲,並非順著對方之意而任其予取予求;慈悲,必須視時節因緣而進退得宜。
重新再學習,從不忍心拒絕他人,逐漸進步到學會說不,更學習關照情境脈絡,真正的慈悲,就在我們每次的進退選擇判斷中。